2022年11月,合肥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这也是安徽省金融领域首个国家级试验区。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新赛道”上,合肥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工作专班将推出系列研究报告,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本期为系列报告的第二期,主题是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的亮点解读。
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印发《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简称中关村方案)。中关村成为二十大后国家批复的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简称科金试验区),同时也是第三批、第七个科金试验区。
对该方案的解读能够厘清科金试验区改革最新的规划方向,为正在推进的科金试验区建设提供思路借鉴。本文基于对比济南、长三角五城科金试验区方案的视角解读中关村方案,从信贷、保险、跨境合作等角度梳理了创新之处,并总结了本次方案的整体特征。
(资料图)
01
整体内容
《方案》目标是力争通过5年时间,从金融组织体系、科创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政策支撑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构建金融有效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助力北京形成全国领先的科创金融发展环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
《方案》内容分七大块。一是加快完善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除加大对科创企业信贷力度、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外,还要求金融供给能够满足不同时期科技创新型企业资金需求、支持长期资本投资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和基础性研究金融服务水平。二是优化科创金融市场体系。主要任务是发展壮大创业投资行业、深化新三板改革、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三是完善科创保险和担保体系。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科创保险体系、优化科创融资担保体系、完善科创融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四是完善科创融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主要任务是深化科创金融政银企对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体系、探索构建跨行业、跨领域、跨层级的信息合作长效机制。五是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主要任务是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参与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测试、丰富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服务、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六是推进科创金融开放交流与合作。主要任务是实施科技创新和绿色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推动京津冀科创金融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七是优化科创金融生态环境。主要任务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水平、加强科创金融法治建设、健全金融风险协同防范体系。
02
新增亮点
《方案》整体延续了济南、长三角五城方案中的建设思路,将建设方向聚焦于产品建设、模式创新、配套基础设施提升。但相较与前两次方案,该版本在具体实施路径上提出了较多的迭代措施。
01
信贷领域
信贷模式的创新是科金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关村方案在前两次方案的基础上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
一是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是由工信部推动的,以集中路演为途径,搭建产融对接平台,为技术先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早期硬科技项目提供融资和配套政策支持的试点措施,目前昆山已举办全国首次路演。此次《方案》将该专项纳入试验区建设,表明了对这一模式的认可。
二是支持科创企业并购贷款。200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2008 年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工行上海分行、上海银行(601229)联合推出总金额达100亿元的企业并购贷款额度,是中国银行界首次尝试并购贷款。此次方案中新增支持科创企业的并购贷款,将能够更好地支持科创企业通过并购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提高科创行业迭代重组效率。
三是明确国家级人才可作授信依据。国家级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各地争抢的稀缺科创资源,为高层次人才配套人才政策已是各地政府的常规做法。此次将国家级人才认定作为信贷授信依据,是科创金融信贷改革道路上的再探索。
四是推动社会资本探索续贷转贷基金。企业的银行贷款到期时,续贷需先还掉老贷款。在这个“先还后贷”过程中往往需要“过桥”资金,但“过桥”资金往往伴随着高息。设立续贷转贷基金能够显著缓解科创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是对科创信贷有力的结构性补充。
02
保险领域
在济南、长三角五城科金试验区方案中,保险对科创金融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增信领域。但此次方案中,保险机构被赋予了更大的投资责任,被明确支持保险资金直接投资科创企业,并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合作方式。
一是股权投资业务合作。支持保险通过市场化手段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等开展股权投资业务合作。
二是推出资产管理产品。在依法合规前提下,鼓励符合条件的在京银行理财子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资产管理机构受托管理保险等长期资金,推出资产管理产品,积极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03
跨境合作
本次方案充分发挥了北京作为国际一线城市的全球影响力,在科金试验区建设中的跨境合作领域做出了较大改进。
一是降低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企业资格门槛。目前,中小企业难以享受外汇便利政策。例如济南、中关村科金试验区方案中都提到的“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但人行、外汇局分别管理的账户资金池准入门槛较高,境内企业门槛分别为10亿人民币、1亿美元。而共同管理的资金池需要企业年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本外币收支合计不低于70亿元。创业期的科创企业规模较小,很难满足这些条件,因此无法享受外汇便利化政策。此次方案提出降低企业资格门槛,无疑能够使外汇便利化政策惠及更多科创企业。
二是发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作用。与其他跨境投融资制度不同的是,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通过一次性额度申请,即可实施境外直投、基金中的基金(FOF)、投贷联动和跨境并购业务,审批流程明确、投资额度更大。该政策的推深做实,对科创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设计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通过创新跨境人民币产品,能够显著提升科创企业的国际关联度。
04
知识产权领域
本次方案的签发单位较济南、长三角五城方案增加了知识产权局。与此前方案鼓励各机构以知识产权为依据提高对科创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不同,此次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公允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即社会统一认可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具体内容包括开发知识产权智能化评估系统,明确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价值知识产权评估标准,完善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
除上述创新外,方案还在风险防控领域提出建立科创金融风险报告制度;股权激励领域提出依托区域性股权市场,探索开展认股权、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登记存证以及私募基金综合研判会商等创新措施。
03
综合述评
中关村方案汇总了济南、长三角五城科金试验区方案的优秀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多的迭代创新。综合来看,中关村方案具有以下几点鲜明特点。
一是更加关注长期资本。科创活动从研发到变现需要较长周期,与前两次方案相比,中关村方案格外重视使用长期资本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在多领域配套了长期资本政策。例如,较前两期方案中,新提出保险机构、资管机构通过管理的长期资金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吸引境内外投资周期长、资金体量大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开展科技创新领域投资;支持金融机构在考核过程中延长科技信贷人员绩效考核周期等。
二是更加强调科创国际化。北京作为国际一流科创中心,有着极好的国际交流基础。在本次方案中,为进一步打通境内外科创资金双向通道,除延续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本外币合一的银行账户体系等济南、长三角科金试验区方案中的政策外,还提出降低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企业资格门槛、发挥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作用、设计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等新途径,为科创企业国际合作创造了更具想象力的未来空间。
三是更加注重对科创金融的增信支持。此次方案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外,又着重提出增加科创金融的普惠性。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次方案将保险与担保这两种增信措施单列为七大板块的一大板块,体现了中央政府对科创金融建设过程中增信措施的重视程度再度提高。
四是更加清晰的科创金融建设框架。科金试验区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已就“如何建设”这一问题上达成较为统一的共识。即通过围绕风险投资、信贷、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建设全周期、多层次的金融供给支撑体系,解决科创企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再通过完善S基金、区域性股权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所市场等多种机制,解决金融机构投资变现问题。
怎样以科创金融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是金融机构赶考新时代的“必修课”,怎样建立一整套支持科创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当下我们正在探索的重要议题。在以后的系列研究中,我们将系统性探讨科创金融的案例、模式、机理、趋势等内容。请持续锁定关注~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华声服务网 版权所有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