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示范区加速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启动建设5年来,开行21条国际班列线路,集聚贸易主体2000余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本报记者 白晓 杨国胜
开行21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集聚贸易主体2000余家,带动青岛市与上合组织国家贸易额从2018年的361.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873.6亿元,年均增长24.2%……自启动建设5年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坚持“搭平台、创模式、聚产业、强主体”,全力推进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建设,加速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广搭平台,链接“上合资源”
在日前举行的2023上合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期间,青岛海青华忆茶业有限公司与伊朗客商马迪签署合作协议,青岛本土品牌“海青茶”将首次出口上合组织国家。“伊朗是世界主要茶叶进口、消费国之一。”公司董事长李桂村说:“上合博览会为企业‘出海’搭建了便捷通道,我们有底气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5年来,上合示范区搭建10多个贸易平台,吸引产业、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集聚,并向全省输送。
“地方经贸合作是建设上合示范区的根本原点,必须牢牢扭住。”青岛市委常委、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说,只有做大做强做优经济贸易的数量和质量,才能为合作提供基础,为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提供坚实支撑。
上合示范区首创推出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为上合组织国家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提供“全流程、全周期、全链条”服务。“可以理解为一个在线版的‘超级母港’,让企业面对不同国家的法律、贸易规则时,不再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上合示范区管委企业服务一部部长迟永欣说。
据青岛海关统计,在上合示范区带动下,今年前5个月,山东省对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16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3%。
模式创新,打造“上合范式”
上合示范区是我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这意味着要开展许多前所未有的“中国探索”。
2021年6月,在浙江从事跨境电商业务多年的卢俊霖,带领团队进驻上合示范区。吸引其前来创业的,正是创新带来的物流、贸易便利化。
“原来货物发到俄罗斯需要55天到60天,现在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搭乘中欧班列仅需15天。同时,在上合示范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通过清单模式申报的方式可以减少50余项申报要素,跨境电商商品出口更为便捷,公司业务得以迅速增长,去年出口额达6100多万美元。”卢俊霖说。
聚焦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制度型开放,5年来,上合示范区累计推出56项制度创新案例,“上合·汇保通”、“信用上合”等成果走在全国前列。这些案例为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场景、模式,进一步实现上合组织国家间的互联联通。
协同联动,凝聚“上合力量”
高水平开放需要更高质量的“引进来”“走出去”,上合示范区联动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圈层的市场资源,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
今年5月,上合示范区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区域经济合作推介交流会。会上,上合示范区新疆商贸区、上合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等5个项目签约落地,传化上合(青岛)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是受益企业之一。“我们正帮助哈萨克斯坦的企业在上合示范区注册成立新公司,未来将把哈萨克斯坦的大麦、亚麻籽、玉米、大豆等特色农产品高效地引入中国市场。”传化上合(青岛)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全文说。
强强联合、共建共享。当前,上合示范区对外协同联动发展正步入常态化。省内,与16市全面加强沟通联系,率先与博兴经济开发区等8家经济开发区共建联动创新区。国内,设立北京、上海联络中心,构建“联动长三角、协同大湾区”的合作格局;与新疆、甘肃、陕西、重庆、海南等地在物流通道、产能合作、产业转移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国外,建立“友城合作+双园互动”地方经贸对话合作机制,与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俄罗斯阿拉布加经济特区等40个园区和机构开展合作。
“我们将不断强化上合示范区作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功能,加速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价值链交汇的枢纽节点,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张新竹说。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华声服务网 版权所有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邮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