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与传统的线下方式不同线上方式促进了生鲜商品的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与传统的线下方式不同,线上方式促进了生鲜商品的流通、交易和推广,推动了居民消费提质升级。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为补充,已成为当下推动生鲜消费提质升级的有力手段。
经济日报日前携手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鲜消费热情有所提升,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价格以及体验。今年1月1日至5月15日,销量最高的产地农产品包括烟台苹果、山东大蒜、广西芒果等;成交额最高的产地农产品则涵盖北海白虾、云南蓝莓、大连海参等。伴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生活消费持续升级,居民食品消费产生了结构性变化,生鲜消费需求迅速增长,市场空间和规模日益广阔。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与传统的线下方式不同,线上方式促进了生鲜商品的流通、交易和推广,推动了居民消费提质升级。
生鲜主要涉及水果、蔬菜、肉禽蛋、水产品、熟食凉菜及糕点等品类,涵盖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连接生产和消费,贯通供需,关系居民的“钱袋子”和“菜篮子”。去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落实好粮油肉蛋奶果蔬和大宗商品等保供稳价措施,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更为优先位置。我国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态势,水果、蔬菜、肉禽蛋等生鲜消费刚需、高频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生活中几乎不可或缺。
从线下生鲜消费情况看,需求热度不减。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44768个菜市场,近年来菜市场零售规模同比增长均在5%以上,菜市场的渗透率正在提高,除老年人外,消费人群里年轻群体占比在增加,居民对于生鲜商品的品类样貌、新鲜程度、可观察和触摸等消费要求也有所提高。与消费的便捷可及性相对应,生鲜超市和社区便利店的小型化、密集化、特色化也成为线下消费的显著趋势特征。
从线上生鲜消费情况看,需求持续扩大。此前疫情导致部分线下生鲜消费场景受限,这也创造了线上生鲜消费的黏性。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规模为3637.5亿元,较2021年上涨了16.7%;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企业数量是2017年的近3倍,盒马鲜生、美团买菜、每日优鲜等垂直生鲜电商平台增长较快,消费者可选择性更强,且在有限服务半径内购买效率更高。此外,品类丰富、产地优良和价格优势等,也是很多消费者选择线上进行生鲜消费的主要考虑。
线上线下生鲜消费各有特点。由于店面租金、人力、运输、水电气、自然损失等方面的投入,线下生鲜售卖场所普遍成本较高,导致有些生鲜商品价格较高,且生鲜消费的多寡还与线下销售环境有关。传统个体生鲜门店主要采购渠道是批发市场,依靠第三方供应商供货,供应链比较单一,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线上方式一般是从仓储直达消费者手里,绕过了生鲜的线下流通环节,基本实现了点对点闭环,但由于线上对行业准入门槛要求不高,且缺乏必要的生鲜商品标准,容易出现浑水摸鱼、以次充好等问题,损害消费者权益,给市场监管带来难度。此外,配送物流也是线上生鲜消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
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为补充,已成为当下推动生鲜消费提质升级的有力手段。下一步,要按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要求,加快线下生鲜网点布局,特别是菜市场和社区网点布局,积极创造线下“烟火气”。要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实行生鲜产品周转数字化管理,大力发展即时配送,增加线上生鲜消费活力。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行业准入门槛,完善生鲜商品供应链环节、标准体系和全品类全流程追溯体系,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刘敏)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华声服务网 版权所有京ICP备2021034106号-36
邮箱:55 16 53 8 @qq.com